“亦既见帝”的出处是哪里
“亦既见帝”全诗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隋代 佚名
耳听鋗玉,目瞻熉珠。
乐人周奏,们参汉图。
神人来况,天地同符。
亦既见帝,王心则愉。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是一首创作于隋代的诗词作品,作者佚名。这首诗词通过耳听鋗玉、目瞻熉珠等意象,展示了绍兴亲近明堂的场景。它描述了乐人演奏乐曲,皇室成员参与汉图仪式的盛况。在这样的庄严仪式中,神灵与人类相互交融,天地共同彰显祥和。诗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亲眼见到了君王,使他的心情感到愉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隆重庄严的宫廷仪式,以及君王亲临其中的场景,展现了隋代皇室的威严和庄重。\"耳听鋗玉\"和\"目瞻熉珠\"这些意象,表达了乐曲的美妙和珍贵的宝石的光彩。\"乐人周奏\"和\"们参汉图\"揭示了整个仪式的庄重和隆重。\"神人来况,天地同符\"这句表达了神灵与人类的交融,以及天地的和谐共舞。最后,诗人提到亲眼见到君王后,他的心境愉悦,也可见他对皇室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隋代宫廷的庄严和盛况,以及皇室的威严和尊贵。它表达了对仪式的庄重和乐曲的美妙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与神灵、天与地的和谐共生。整首诗词以其华丽的辞藻和庄重的氛围,给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感受,展现了当时宫廷文化的繁荣和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