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监测对象认定程序
脱贫监测户的认定标准及程序如下:
1. 认定标准 :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 :例如,2022年的标准为6800元以下,且存在生产生活严重困难、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监测范围 :但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情况,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基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摆脱困境,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家庭中有产业但收入不稳定 :产业收入连续2年不持续稳定、不升反降,且有可能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
家庭中有就业人员但收入不稳定 :就业收入连续2年不持续稳定,且有可能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
收入结构不合理 :补贴性收入过高(占家庭总收入60%以上)且补贴政策到2020年结束或中期调整的。
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刚性支出较大 :导致收入有可能下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
“三项基本保障”和饮用水安全问题 :住房环境不适宜居住,义务教育水平未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未得以顺利实施,饮用水水质不符合相关标准。
2. 认定程序 :
农户申报 :农户自愿提出书面申请(含在线申报),签字按手印,并授权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查。
乡村干部走访排查 :村干部或驻村干部指导农户提交申请,并进行入户核实,采集相关信息。
相关部门筛查预警 :县级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筛查预警等手段发现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对象。
村级评议和公示 :村级组织进行民主评议,确定初选监测对象并在村内公示5天。
乡级审核 :乡镇、街道对村级上报的公示无异议的初选监测对象进行审核,确定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
县级审定 :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对乡级上报的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进行最终审核批准,并将审批结果推送至乡镇、街道。
结果公示 :以乡镇、街道名义将县级审批后的监测对象名单在所在村公告。
录入档案 :将最终确定的监测对象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建议:
农户在申请时需提供详细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相关证明材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应定期对监测户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乡镇和村级组织应加强与农户的沟通,确保农户能够充分了解并享受到相关政策。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脱贫监测户认定标准2024年有何变化?
如何申请成为脱贫监测户?
脱贫监测户可以享受哪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