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程序
土地复垦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
土地复垦义务人需依据《土地复垦条例》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方案中应包含项目概况、损毁土地分析预测、复垦可行性评价、目标任务、质量要求和措施等内容。
2. 提交复垦申请 :
申请人准备好申请材料后,提交至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和耕地保护科。申请材料需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否则不予受理。
3. 受理与审查 :
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审查申请材料,对符合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
4. 实施复垦 :
土地复垦义务人按照批准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复垦,确保复垦后的土地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5. 验收与发证 :
复垦完成后,由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复垦标准检查验收,合格后核发合格证,方可交付使用。
6. 损失补偿 :
对于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损毁的土地,土地复垦义务人需向遭受损失的单位或个人支付损失补偿费,具体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7. 资料收集与整理 :
在复垦过程中,应收集项目施工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照片和摄像资料,以便进行项目自检和验收。
8. 验收合格确认 :
项目竣工后,先由乡镇(街道)自检并出具自检报告,再由相关部门进行初验和总体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合格确认书。
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土地复垦流程,旨在科学、系统地恢复因生产建设活动而遭受破坏的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复垦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复垦申请提交时需准备哪些材料?
土地复垦验收的具体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