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程序怎样走
工伤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认是否购买工伤保险 :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需要先确认单位是否为其购买了工伤保险。若单位已购买,可要求单位在一个月内申报工伤;若没有,则需尽快收集劳动关系证据,在一年之内自行申报工伤。
2. 申请认定工伤 :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交申请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以及工伤认定申请表。
3. 工伤认定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若认定为工伤,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
经认定为工伤后,若伤情影响劳动能力,可向社保局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由社保局指定,鉴定结果分为十级,最级别为1级,最低为10级。
对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5. 落实工伤待遇 :
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待遇达不成一致意见,可申请劳动仲裁处理。若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在收到裁决后15日内可向法院起诉。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6. 其他相关事项 :
发生工伤后,受伤员工或其同事应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保留相关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等证据,以便后续的认定和鉴定工作。
遵守流程,不要私自协商或采取不当措施。
以上是工伤流程的一般步骤,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及时咨询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专业律师,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待遇具体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