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尚打扮 > 股票摊薄成本

股票摊薄成本

股票摊薄成本

股票摊薄成本是指通过多次买卖同一只股票,使得每股的平均成本逐渐降低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摊薄成本的方法:

1. 高抛低吸 :

在股价上涨到一定高度时卖出股票,然后在股价下跌时买入股票,以此降低持股成本。例如,投资者持有400股,成本价10元,15元卖出200股,10元买入200股,此时成本被摊薄为7.5元。

2. 低吸高抛 :

在股票价格下跌时买入股票,等股票上涨到一定高度时卖出部分股票,以降低成本。例如,投资者持有400股,成本价10元,15元卖出200股,持股数200股,成本被摊薄为7.5元。

3. 补仓 :

在股票下跌过程中不断买入,增加持有数量,以降低成本。例如,投资者以10元的价格购买股票200股,股价下跌至8元时,再购买200股,此时成本价为9元。

4. 加权平均法 :

假设投资者先后以不同价格买入了同一只股票,将每次买入的总成本除以总股数,得出摊薄成本。例如,第一次以10元买入100股,总成本为1000元;第二次以12元买入200股,总成本为2400元。总成本为3400元,总股数为300股,摊薄成本约为11.33元。

5. 先进先出法 :

假设先买入的股票先被卖出,在卖出股票时,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先卖出第一次买入的股票,剩余的股票成本会发生变化。例如,投资者以10元买入100股,再以12元买入200股,然后卖出100股,剩余成本为2400元。

通过以上方法,投资者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持有股票的成本,从而提高未来盈利的可能性。然而,摊薄成本并非万能,投资者还需结合市场情况、公司基本面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股票摊薄后是否要长期持有?

股票成本摊薄到一定程度会自动修复吗?

股票摊薄对每股收益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