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审计项目程序
规范审计项目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展审前调查,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
审计人员在开展建设项目审计之前,应通过收集项目基本情况报告、审批过程资料、财务报告、投资完成情况报表等资料,对建设项目建立初步认识,并评估审计工作量和工作重点,作为审计资源调配的依据。
根据审前调查结果,编制项目审计方案,并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必要时还需报组织内部分管审计工作的领导批准,以指导审计项目的开展。审计过程中,方案可以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作出必要调整,调整时应履行规定程序。
2. 制定并送达审计通知书 :
审计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审前调查结果,抽调相关专业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明确审计范围、起始时间、组成员和组长人选等信息,并列入审计通知书,经规定程序签发后,发送至被审计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必要时,审计通知书可抄送其他相关部门和参建单位。
3. 收集资料和了解情况 :
审计组应按审计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开展审计工作,首要任务是全面了解被审计建设项目的现状。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方案进行适当分工,分别收集前期审批、工程施工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结算、财务会计和相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文件资料,并对重要环节收集实物资料或影像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是审计工作的必要程序。
4. 检查并测试内部控制 :
审计组应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其健全性和执行情况,并测试关键控制点,以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依据。
5. 审计实施与结案 :
审计组应根据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采用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及分析等方法,有针对性地收集审计资料,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对收集的审计资料进行清点登记,并取得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书面承诺。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应起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将审计资料整理后一并送达科室负责人审核。草拟的审计报告经分管局长审核后,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主审负责填写审计报告反馈意见说明书,并编写正式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审计报告经法制部门复核后,主审负责审计结果文书的送达及审计决定执行事项。
6. 审计档案与回访 :
审计主审负责项目立档,装订前由档案专管员负责进行审核。原则上每季度将结案的项目立档存放。审计回访也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了解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7. 规范项目过程管理 :
审计机关应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图,对审计项目立项、取证、结论、整改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文书格式予以统一规范,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审计项目程序规范、高效,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规范审计项目的12个步骤是什么?
审计组如何规范审计项目程序?
规范审计流程的详细步骤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