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取证程序
公安取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出示证件 :
在进行任何调查或搜查时,警察必须先出示警察证。如果是搜查,则还必须出示搜查令。如果无法出示证件,可以拒绝调查或搜查。
2. 接受案件 :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相关人员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录像。
3. 现场勘察 :
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出警现场进行勘察,记录案发现场的状况,采集现场物证,拍摄照片和视频,询问现场目击证人,了解发案经过。
4. 审查阶段 :
公安机关通过调取涉案人员的公安部门信息、社保、医疗等系统,查看被害人的人身安全、经济情况等信息,调查相关证人证言及其他记录资料,构成案件的认定。
5. 证据搜集 :
公安机关利用各种法律手段,如取证、搜证、调查等,收集可能涉及案件的全部证据材料。
6. 证据鉴定与资料复制 :
公安机关将采集来的证据材料进行鉴定,并与鉴定人联络工作,复制相关资料用于处理。
7. 破案与移送 :
公安机关将经证据材料鉴定、认定属实的案件进行破案处理,拟定立案决定书、侦查报告,并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随后的依法处理。
8. 特定情况下的额外程序 :
例如,在交通事故调查中,公安机关需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制作勘查材料、寻找证人、收集物证、清点现场遗留物品,消除障碍,恢复交通。当事人应如实陈述事故经过,并交验相关证件。公安机关应向当事人公开事故现场图、现场照片、鉴定材料,并在事故未调解前,指定肇事车方垫付相关费用。
9. 法律依据 :
公安机关在调取证据时,需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包括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被调取单位或个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签名等。
这些程序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确保了取证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保障司法公正。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公安立案需要哪些程序?
公安机关取证有哪些合法手段?
公安局一般多久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