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的标准包括什么
1. 作业计划的标准 :
标准工时(ST):包括具体的加工作业时间和准备作业时间,以及换模时间。标准工时是生产绩效评判的基本标准,劳动定额也是由标准工时来确认的。
2. 制程计划的标准 :
包括标准作业及加工制程别的负荷基准,这是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的标准工序流程,涉及加工作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模具)及其能力。
3. 余力计划的标准 :
余力计划涉及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能力与负荷之间的平衡,以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4. 材料、零件计划的标准 :
标准批量大小、产出率等,这些标准有助于合理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成本控制。
5. 日程计划的标准 :
包括加工及装配批量的标准,这有助于安排生产进度和资源分配,确保按时完成订单。
6. 库存计划的标准 :
包括安全库存、最高库存、最低库存等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平衡库存成本和生产需求,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现象。
7. 产品品种指标 :
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目,反映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8. 产品质量指标 :
包括产品的内在质量(如机械性能、工作精度、使用寿命、使用经济性等)及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外形、颜色、装潢等),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9. 产品产量指标 :
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是表示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生产计划体系,旨在确保企业能够高效、有序地组织生产活动,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生产计划达成率一般应达到多少?
生产计划的标准有哪些计算公式?
生产计划标准的制定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