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即根据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来计算作业成本,然后根据产品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以下是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
1. 识别作业 :将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或工序按照不同的特征分为不同的作业。
2. 确定资源动因 :分析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并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
3. 建立作业成本库 :将归集的资源费用价值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4. 确定作业动因 :分析作业成本与最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关系,确定作业动因。
5. 计算作业成本动因费率 :根据作业成本库汇集的价值计算每个作业动因的成本。
6. 分配作业成本 :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费率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
7. 计算产品成本 :将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的作业成本相加,得出最终的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相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进行更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和决策。需要注意的是,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能比传统方法复杂,需要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系统支持。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作业成本法如何应用于实际生产?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