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的一般程序
纳税评估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集信息 :
税务机关首先收集纳税人税务登记、企业每期报送的纳税申报表等已有资料。
通过其他行政机构、银行等渠道进一步收集纳税评估对象的信息。
2. 选定评估对象 :
税务机关对涉税异常企业,如长期零报税企业、发票使用异常企业、税务偏低企业等,作为纳税评估对象。
根据具有共同纳税企业类别、涉税问题有共同疑点的企业作为评估对象。
3. 评估分析 :
税务机关对评估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利用收集来的信息结合企业税收情况和同行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问题。
4. 核实认定 :
对评估对象存在的疑点进行核实和认定,一般以约谈、询问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
对于询问和约谈不能解决的疑点,税务机关会采取实地核实的调查方式。
5. 评估结果处理 :
税务评估人员通过纳税评估分析认定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如发现异常,处理一般是要求企业自查补税或者移交税务稽查等。
此外,纳税评估的流程有时也被描述为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评析 :
根据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各种纳税资料和日常掌握的纳税人情况,对纳税人申报内容及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分析、比较,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和方法,初步确定纳税人申报或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中存在的问题或疑点。
2. 核实 :
在评析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或疑点要进行核实。
3. 认定 :
根据核实情况,对评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疑点,依照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逐一认定,提出认定的事实和依法处理意见,制作《纳税评估认定结论》。
4. 处理 :
对评估出的问题、疑点和推断的纳税能力,与纳税人进行约谈。纳税人如能认可接受评估结果,按评估税源情况查补税款;纳税人如不能接受评估结果,将评估资料转稽查部门立案稽查。
这些步骤确保了纳税评估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助于税务机关有效地管理和监督纳税人的税收行为。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纳税评估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纳税评估过程中可能涉及哪些技术方法?
纳税评估一般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