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月与朔望月的区别
1. 恒星月 :
定义 :恒星月是指月球相对于恒星完成一次公转周期的时间。
时间 :一个恒星月大约为27天7小时43分11.51秒。
影响 :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因为它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恒星的真实周期。
2. 朔望月 (太阴月):
定义 :朔望月是指月球相对于太阳完成一次公转周期的时间,也就是两次新月(或两次满月)之间的平均周期。
时间 :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影响 :朔望月与地球上的潮汐变化、航海、捕鱼等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对夜间活动有较大影响。在宗教和文化中,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人们常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月球也在绕地球公转,所以月球相对于恒星完成一次公转时,地球已经移动了一段距离,导致月球需要多公转约30度才能再次与太阳和地球排成一直线,形成朔望月。因此,朔望月比恒星月长,约为29.53天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朔望月与恒星月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朔望月为何比恒星月长?
如何计算朔望月与恒星月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