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的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的派生存款作用,即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简单来说,货币乘数表示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k = (Rc + 1) / (Rd - Re - Rc)```
其中:
`k` 是货币乘数;
`Rc` 是现金比率,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Rd` 是法定准备金率,即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比例;
`Re` 是超额准备金率,即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它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2. 超额准备金率(Re);
3. 现金比率(Rc);
4.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等,可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货币乘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如何影响货币乘数以调节货币供给?
货币乘数与货币政策有何关系?